平凉日报丨胡小刚:救死扶伤是我不变的初心

  • 时间:2022-03-01 09:23
  • 浏览次数:
  • 字体: [ ] [ ] [ ]
  • 分享:

  忙,是市康复中心医院副院长胡小刚的工作常态。一年365天,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医院里,查房、诊治、研究病例。   

  2月15日临近中午,记者走进胡小刚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环绕着墙壁挂了一大圈的数十面锦旗。刚从门诊下来的胡小刚,喝水间隙,手机铃声响个不停。他一边招呼记者一边回复着信息,有些不方便回复的,就直接打电话过去。  

  “这些都是长期随诊的患者。”胡小刚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患者的微信和电话。翻开他的微信聊天记录,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和家属留言千奇百怪,有人询问自己的病怎么治,有人发来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报喜,有人为他的医术仁心点赞……所有的留言,胡小刚都一一回复。

  

  今年37岁的胡小刚,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入崆峒区索罗乡卫生院,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初到卫生院,破败的楼房、落后的设备、没有一个病人的诊室,让他在医院的工作“寸步难行”。  

  “当时卫生院只有7名医护人员,病人非常少,很多人小病拖、大病扛,病情延误了才来治疗。”胡小刚看着乡亲们因为缺医少药而被常见病、多发病折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努力,减轻乡亲们的病痛。有了这样的初心,他开始不断地加强中西医理论学习,虚心向前辈请教,努力钻研业务理论与专业技能。

  

  三个月后,胡小刚接诊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病人。“给一位感冒发烧半个月的小孩开了三副中药,孩子喝完第一副就好转了。”此事一传开,胡小刚的名字在索罗乡家喻户晓,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十里八乡、各县区的患者,就连周边市区的人也特地来索罗乡找他看病。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杭州、安徽、新疆、陕西……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慕名找上门来问诊。  

  2016年,由于业务能力突出,胡小刚被选派到平凉市康复中心医院从事中医药工作。不久就担任了传统康复科主任职务。  

   “传统康复科当时只是个空架子,既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能够教技术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尽快组建一个规范的传统康复科,我带领几名医务人员到省康复医院进修,学习技术。回来后,‘有血有肉’的传统康复科很快就成长了起来,治疗效果也慢慢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胡小刚说。  

  有一年,一名被失眠困扰了44年的患者,听闻平凉市康复中心医院有位叫胡小刚的大夫在治疗失眠方面颇有建树,就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打听了过来。“第一次见这名患者,她焦虑难忍,坐立不安,在诊室的地上转来转去。诊疗的时候,她哭着说过去四十多年里几乎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医院,到最后大夫都把她当成精神病人一样,每次都敷衍了事。”胡小刚告诉记者:“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她的失眠症状明显好转。”  

  日常工作中,胡小刚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准则,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时刻为病人着想,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他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做完所有的检查、治疗,不让患者多跑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的誓言在胡小刚的心中从未忘记。从医十余载,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展示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风采。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荣获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助残先进个人”、甘肃省首届医师节“优秀医师奖”等殊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